全部商品分类
初夏一个下午,在风和日丽的安省伦敦市,已退休的西安大略大学药理学教授雷文劲(Ed)博士忙得一头烟,为筹划多年的餐厅作开业前的最后阶段打点,他的餐厅以安省花旗参和其他营养品为主题。
他这日带几位朋友参观这份退休“巨作”,在厨房逐个锅炉介绍,这是用来蒸人参;那个是用来制作Kombucha(健康饮料) 的。
“店内的餐具、特色摆设都是我在拍卖会买回来的,你想不到的那么便宜,哈哈。”
他还说起另一场拍卖,是香港上环专制壮阳药的百年老店“雷鸣春”结业,许多该店旧物被视作垃圾清除,后来被人制止,改为用拍卖方式供人收藏。
而雷博士正是雷鸣春店的第三代后人。
他爸爸生前将这条足以养起他整个家族、并能在天后买地建大屋的生财遗产“精补精”壮阳药方仅仅传了给他。现在他其中一个使命,就是要用他的科学训练,求证药方的效用。
“我爷爷乐善好施,时时仗义疏财,其中有一位朋友觉得无以为报于是送了这条药方给爷爷,并嘱咐他要把药方发扬光大。于是我爷开了店,悉心经营,全靠它(药方)养起我们,哈哈哈。当年的销量好厉害的,卖到去美国、南美洲、非洲,当然加拿大都有。”
报道指药方出自日本京都,于是向雷博士求证,“佢哋(外间)系咁讲,都唔知系咪,呵呵。”一贯的学者口吻,未经证实的,他不会夸言。“的确是有好多anecdotal evidence(轶事证据),都系historical data,例如有人声称食了之后生了几个仔,哈哈,但不会有临床数据㗎。”
雷鸣春在香港曾经风光多年,可惜百年祖业后继无人。“我有点悔不当初,当年我读大学,爸爸叫我研究‘精补精’,我都没理会,都忙其他的研究。”
不过他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安排的,“去到我这一代,我是唯一一个对中药有兴趣的。”他说,自己有8个兄弟姊妹,同母同父的有5位,但没人对中药或祖业感兴趣,除他之外,“我自小就对drug discovery (发明新药)有好奇心,所以后来过来加拿大读书,好多人会选择读医,我就一心读药剂。”
他两位亲手足都是西医出身,笑言:“但我从来没想过做医生,可能我个人不够empathy (同理心)啦。”一副招牌的亲切笑容。
“精补精”不仅是春药
雷鸣春门市虽然已关门,但品牌仍在,处理权终于交到“隐居”伦敦市的雷博士手上。
“几年前,因为 (家人)个个都没兴趣,于是将这个90多年的商标转了给我。”他表示,爸爸将药方秘密地夹在书本上传给他,“无人有,得我有咋。”他强调,药方包括20多种药材,对男女都有保健作用,不仅是坊间所认识的“春药”。
“它有20种草药,可刺激阳、阴、补Q1(能量)和血液。我想纠正一个误解,以为这纯为一种春药。其实它对男女都有好处。男用药材譬如有韭菜籽、肉苁蓉、淫羊藿;而当归及熟地黄则对女性有好处。”
口碑不足为证,他现在利用果蝇做实验,以证其效用。“不想它失传,但前题要先validate(证实), 先可以再improve、promote (改善及推广)。”
这种实验精神已经入血,毕竟他大半生都在从事研究的工作。
雷博士在加拿大完成学士之后,一路攻读硕士、博士,成为药理学、毒理学学者。曾经留美三年在美国国家卫生院做研究,1980年重回加拿大,加入西安大略大学,继续教研。
90年代起研究中药
雷博士说,他研究中药的路,可由1990年代讲起,当时中药在西方渐多人讨论,他于是开始研究被指有抗癌作用的云芝。“1997年,加拿大政府有见多人投诉这类据称的天然保健品, 于是召集一班专家成立委员会,研究如何监管,我是其中一员。”
自此,他不,断致力将受西方忽略的中医药等“另类疗法”知识在西方普及,包括开班给医科生,名为"compli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nce"(保健及另类医疗),教授包括草药、按摩、针炙等概念,“由采摘、制造、品质控制、监管等都会教。”
“都好有挑战的,毕竟当时中医学(在西方)仍是新概念。但他们(医科生)必须也有认识呀,因为消费者已在用。他们要明白西药跟中药之间的互动,可能会有副作用。”他感激当时的医学院院长的支持,开科才会成事。
他的努力并没白费,2000年,加拿大卫生部邀请他撰写一份有关中医药的报告,开展了他将中医药推向国际的工作,包括其后代表大学参与中药全球化联盟 (Consortium for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CGCM),跟来自全球140间院校代表进行研究及推广中药。其中港大、中大、浸大、科大都是创会成员。
后来,中药由当初不太受主流认可的“保健及另类医疗”,渐融入主流,成为“综合医疗”(Integrative Medicine)一部分。从名称的变更,也看得出中医学地位的提升。
天生的创业型学者
至于为何激发他好端端从学者踩过界,走去创业? 他说是从安省一项政策开始。
“2007年安省研究及创新部推出一个大型资助,鼓励学界和商界合作,三方各出资三分之一资金,政府最多出1千万。我一听到脑筋已经在转那时候西洋参行业因为某种冲击原因而一蹶不振,因此我决定帮参农一把,重新振兴花旗参农业。
或许是由爷爷传下来的商业基因,从来未学过做生意的他,很快锁定安省特有的花旗参产业,并召集农夫、加工商、发行商;又联络了5间大学不同学科的学者,包括医学院、生物化学工程、运动机能学 (Kinesiology),商学院、社会科学院。
他发挥主导的角色,找来安省花旗参种植者协会(Ontario Ginseng Growers Association),法国公司、全球最大的植物提炼商Naturex ,还有本土国际品牌、发行及分销巨头Jamieson 合作,成功说服政府投入700万,用于研究及推广安省花旗参产品。
“负责种植、加工、分销的都有了,我叫这做vertical value chain (垂直价值链)。”他得意表示。
以为他刨过不少商业书,“没有啦,好自然的,我的同事都对我讲,我这个人很有商业触觉。”他哈哈笑道。
是次合作重点是为安省花旗参品质做实证,“每个农场的产出都有差异,即使今年同去年都有所分别,因为环境、土壤都好有影响。”
现金牛与后起之秀
此次经验成为他日后创业的契机,包括如何为花旗参“增值”,提升其商业价值,例如加工为红参;室内种植,增加其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减少污染;甚至利用微繁殖(Micropropagation)技术,复制基因相同的植物株,以培育优良参种。
“有一些业务叫cash cow, 可以快速赚现金,有一些是rising star, 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及见到回报。”他相信,营养食品及餐厅都属于cash cow,以支持后者的漫长工夫。
70多岁,虽然依然健步如飞,还这么忙,不累吗?
“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延续,好像未完结一样。以前是政府资助我做研究,现在我就要将所学的回馈。我没想过退休的。做这件事,是我的兴趣,不是工作,简直会提升我肾上腺素,哈哈。”他强调,创业过程好有“回报”,“每日都学一点新事情。”
他补充指,年轻时爱骑马,由当马主开始、继而配种、练马,“应用我教医科生的知识,来促进马匹的健康—消炎草药、针灸、脊椎按摩疗法。”对上一只出自他手笔的冠军马匹只在两年前2022。
退休创业教晓我的事
在等待创业路上出现“冠军马”的同时,他不讳言,挑战是常见的,但毕竟学者的“预设”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并没令他挫败。他总结了几个心得,给有意创业的同侪作参考。
“不要以为以前做过的事,见过的人没什么用,后来就有好大的帮助。”他说现在帮得上忙的人,有许多都是他以前在不同委员会、组织当义工结交上的。“唔好以为无用。”
“保持开放的心,认识自己,知道一己长短,寻求与人合作。有趣的是,有时你的竞争对手可以是你的合作者。最重要都是态度,要懂得持续学习,学会解决问题。”他指出,自学能力十分关键,不论做人还是做生意。
最后,“知道身边有什么资源可运用,譬如政府都有不少资源可以帮你起步。”好比他最新搞作营养食品公司和餐厅,投资了近百万,大部分出自个人口袋,“但政府都有部分资助和扣税优惠。”当然,不少资金则是来自家业,“就当作是投资吧!”
雷文劲现时筹备开业的花旗参餐厅,位于伦敦市人来人往路口的两层高俱乐部,他亦开设了一个营养食品品牌,希望将他一生的药理学、中药、人参研究等,透过创业,化知识为实践,回馈社会。过去10多年,全球高等学府都大吹“知识转移”风——,教授不应该终日埋首研究所,要走出象牙塔,将一己研究与商业、民间接轨。他自问一向有这份触觉。
“我觉得自己的研究好似未完的,现在就要将我所学的知识转移到社区。”香港出世,在天后长大,他中学毕业后便来加拿大修读药剂学,在此读书、教学、研究了50多年,他的广东话虽然生疏,但字句仍然精准。